“售轉租”增多,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房東與房客的隊伍中。租房生活成為一部分人的居住現狀。數據顯示,租賃成交量的上升正在逐步改變以往上海三級市場租售比倒掛的現象。9月初二手房買賣交易量的恢復和傳統租賃淡季的到來,僅稍稍扭轉了8月份租賃交易占主導的市場狀況。然而,冷冰冰的一紙契約關系背后,還有道不完的故事。 房客搖身變房東 房東王先生和房客許先生簽訂了租賃合同。此后,王先生只在收租時和房客許先生有...
月租房補貼額等于租房補貼標準乘以家庭應補貼面積;家庭應補貼面積按照家庭現住房使用面積與家庭補貼面積標準的差額計算,家庭應補貼面積小于15平方米的,按15平方米計算。 計算公式為:月租房補貼額=租房補貼標準×家庭應補貼面積家庭應補貼面積=租房補貼面積標準×家庭享受租房補貼人口-現住房使用面積 例1:某符合租房補貼條件家庭為“低保”家庭,家住河東區,低保人口為3人,家庭現住房使用面積為9平方米。家庭應...
“要不是警察的出現,我還真不知道自己已經‘入局’。”包先生逢人便說自己的遭遇,他覺得很慶幸。 包先生是來杭務工人員。原租住的房屋到期,房東收回了房子。包先生原本打算先回老家過年,等年后再回杭解決租房問題。可是,近來的雨雪天氣,讓他在車站等候2天依然無法啟程。他決定留在杭州過年。暫住在同事家的他,開始通過網絡進行“尋房”行動。 前天,包先生偶然從某網站上看到一條租房信息。發布信息的人稱,在德勝...
“經濟租用房”與“經濟適用房”的最大區別是,前者是一種住房消費方式,而后者是一種住房產品分配形式。 今年以來,房價的忽跌忽漲讓業內人士和購房者都摸不清頭緒。當人們還在爭論該何時購房時,一種新的住房保障形式――經濟租用房正悄然現身。 經濟租用房又稱政策性租賃房、經濟適租房等,是指政府或企業持有一部分房源,并將這些房屋以一定價格出租給特定人群。 這些房屋租金和居住條件都好于廉租房,是專為中等收...
4月中下旬,隨著一系列房產新政的密集出臺,一直火熱的房屋買賣市場迅速冷卻下來,但是本該由旺轉淡的房屋租賃市場,卻熱情高漲。 首先,成交量同比大幅上漲35%。根據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表明,4月18日“國十條”出臺后一周,租賃市場房屋成交量環比上漲了8%左右。4月30日“北京樓市新政”出臺后,五一期間北京房屋租賃市場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5%左右。城八區的上漲幅度最大。 其次,住宅租金價格同比大幅上...
姜某,34歲,證券公司工作,月薪6000元;妻子30歲,公司職員,月薪3000元左右,再加上一些加班費等收入,夫妻兩人每月收入約1萬元。年收入稅后12萬元。兩人都交有三險一金,住房公積金每月合計3000元。
每月日常開銷:1000元交給父母、1000元養車、500元保險、500元水電煤物業費、2000元家庭開支、1000元機動開支,合計6000元。
姜某夫婦目前有40萬元左右的金融資產:10萬元國債,1萬多美元的3年期外匯理財產品(預期...
中廣網北京3月3日消息 據重慶電臺報道,“兩會”召開在即,代表委員們攜帶著建議陸續抵京。來自重慶的全國人大代表陳萬志昨天表示,今年他收集并整理出了17條建議,有3萬多字。這17條建議涉及房地產、反腐、司法鑒定、財政制度、養老保險、未成年人保護等。 目前,重慶市首批公租房已開建,租金大概相當于市場上商品房的出租價的60%。如何加強管理,是關系到惠民政策成敗的關鍵。陳萬志建議:國家應按月給符合公共租賃房條...
時下,為節省費用,年輕人合租房子是常有的事。盡管租房者和自己素不相識,但是大家平時把房門一關,水電氣等費用一平攤,基本都可以做到相安無事。然而殊不知,租房者中良莠不齊,打鬼主意的人也是有的。不久前,在蓬溪縣工作的小賈就遭遇了這樣的事情,本想省點房租費,沒想到與自己合租一套房的小何卻是個“梁上君子”。 據了解,外地人小賈在蓬溪一公司工作,為了節約點房租費,他找到了尋求合租者的小何。經過一番商...
租房注意八大問題: 1、價錢(一間一月的價錢)這個每個地方都不一樣,你自己上網找。 2、物業費,衛生費,修理費等都要談明白。盡量讓房東出。不然先沒說好。每個月要多出20來元。 3、水費,電費,煤氣費一定也要斤斤計較。不要不好意思談。我就吃過很多這樣的虧。不要覺得自己臉皮薄。能說清楚的,先要說清楚。 4、交款方式和押金問題,如果比較好的房東,可以一月一交,不要押金。但一般是一次性交兩個月,押一個月的錢。或...
一位租客租房時馬馬虎虎也沒查驗“房東”身份,就簽訂了租房合同,并交納了租金、押金,后來卻發現與自己簽約的人也是租房者,真正的房東另有其人,這位上當的租客為此打起官司。日前,法院判決這位租客部分勝訴,不過他的損失卻很難追回了。 “二房東”加價900元轉租房屋 這起曲折的租房糾紛要追溯到兩年多前。2006年4月28日,姚某在租房過程中找到了福田區福華新村的一套住房,并認識出租該房的男子顏某。姚某當時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