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如預備犯罪工具、創造犯罪條件等。犯罪預備是故意犯罪全部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犯罪預備有兩種類型:
一、為犯罪準備工具。
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改造、找尋、購買等多種方式,其目的是為犯罪準備最合手、適用的工具。如為殺人而購買刀子,或自制利刃、火器等,為盜竊準備撬壓工具、攀登工具等,為投毒購買毒藥等均屬為犯罪準備工具。
二、為犯...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
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
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
作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已經開始...
監視居住只是在刑事訴訟中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強制措施的一種,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而依法對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采取限制或者剝奪的各種強制性方法。所謂強制措施只是一種偵查手段,是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竄供,毀滅證據,再次犯罪等等,不管是關到看守所里也好還是在家里監視也好,只是視案件情況而輕重有所不同,其目的都是預防...
法律規定,刑事拘留的最長期限為37天,如果公安機關在37天內未提請檢察院對被拘留人實施逮捕,必須釋放被拘留人或者對其變更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如果在37天內,檢察院批準逮捕,那么犯罪嫌疑人將會被延長羈押期限至法院的審判,最終由法院定罪量刑。
1、拘傳不同于傳喚,傳喚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使用傳票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訊問;而拘傳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指定地點接受訊問的強制措施。
2、傳喚不是強制措施,不具有強制性,不得使用戒具,而拘傳可使用戒具。傳喚除適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外,還適用于其他當事人,而拘傳只適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3、通常情況下,拘傳...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指的是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在判處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而進行的訴訟活動。
一、誰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只能是因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已死亡的被害人近親屬、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有哪些?根據《最高人民...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遭受人身損害,有相應訴訟請求的,應該提交以下證據:
1、本人身份證明;
2、醫療費票據及殘疾輔助器具費用證明;
3、本人因就醫治療而致的誤工收入證明;
4、因就醫治療支出的護理費用證明或者護理人員誤工收入證明;
5、因就醫治療支出的交通費用證明;
6、因就醫治療支出的住宿費證明;
7、被扶養人戶籍情況、有無勞動能力及生活來源的證明
8、...
拘傳指的是人民檢察院對未被拘留或者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強制其到指定的地點接受訊問的一種強制措施。拘傳是各類刑事強制措施中最輕微的一種。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人民檢察院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可以實施拘傳。由于拘傳對人身自由限制的強制性是相對較弱的,但又可以依法強制犯罪嫌疑人到案接受訊問,為此對于不宜采取逮捕或者拘留強制措施而又拒不到...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沒有被剝奪自由,但被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因此,在管制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接受監督;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按照執行機關的規定定期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五、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請執行機關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