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手房市場相比,二手房市場因交易主體多為個人而風險較高。 記者了解到,近幾個月來,數名因急于購房而落入欺詐陷阱的市民向律師事務所求助,其中,有些在律師的協助下追回了款項,但也有個別因連對方的基本情況都不清楚而陷入尷尬境地。 分析常見的欺詐陷阱,不外乎以下幾種: 第一鐘情況,賣房者不是房屋所有人或所有人的代理人,這是后果最為嚴重的一種陷阱。購房者購房心切,對方的資料不詳加審核就匆忙支付定金與首期款,等到辦理過戶手續時卻發現對方已杳無音訊,所留的聯系地址甚至姓名都是假的。回頭再找中介公司,卻發現中介公司根本未在合同上簽字蓋章,根本無法追究責任。 第二種情況是購房者僅聽對方口頭介紹房屋情況或看過一兩次房就匆忙支付定金,簽約后卻發現房屋有這樣那樣的瑕疵,如要求退房,對方就提出拗斷定金的要求,讓你進退兩難。 第三種情況支付定金后,對方無理毀約。購房者要求雙倍返還定金,卻發覺收條上沒有列明詳細金額或有其他問題,導致無法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律師介紹,購房者如此不小心踩進這些陷阱,往往可能損失幾千甚至幾萬元,但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完全可以避免“錢房兩空”局面的出現: (一)要選擇規模大、信譽好的中介公司。選擇中介,不僅要觀察門店的規模與服務質量,還應注意店內懸掛的營業執照上的企業名稱是否與招牌上的一致,有可能的話還應復印一張備案。 (二1要選擇有資格的專業經紀人員。目前房地產經紀人員魚龍混雜,相當多未取得房地產經紀資格的人員也在從事中介工作。雖然他們會稱這并不影響服務質量,但有資質的房地產經紀人都在房地產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并接受統一管理,由其提供中介服務顯然會降低風險。 (三)要與中介公司簽訂統一規范的委托代理合同。合同上應寫明代理方式、代理報酬、代理期限與代理權限等內容,特別要注意是否蓋章及寫清有關日期。 (四)要認真審轅賣方的房產權證與身份證件。中介公司—般會稱自己已審核過這些文件,但口說無憑,當你付出上萬元的定金款與首期款前,最好再認真審核一次,確認房屋產權人的姓名與賣方是否一致,如賣方并非房屋產權人的,應要求其出示授權委托書。 (五)要盡量通過中介公司繳款。無論是定金或首期款,購房者應盡量將款項繳給中介公司而非賣房者個人,收條也應要求中介公司出具,因為比起身份較難確定的個人,由中介公司承擔責任就能夠可靠得多。 (六)要求中介公司在購房合同上簽名。如此若日后發生糾紛,即使無法找到賣方,也可要求中介公司承擔相應責任。 若市民購買二手房沒有中介公司參與而是私下交易時,尤其要注意對對方身份的審核,付款要慎重,有條件的最好請律師陪同簽約或是見證簽約。
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