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調控新房市場的板子,但絕大多數都落在了二手房身上。如果問今年房地產市場最受冤屈的是誰,二手房市場一定能當選。在經過了風聲鶴唳的上半年之后,下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場能否“山窮水盡”之后“柳暗花明”呢?
危機很快會結束
隨著近日出售二手房繳納個人所得稅試點的停止,即將出臺的已購公房等政策福利性購房再上市稅收優惠細則的出臺,由“兩稅”所帶來的北京二手房市場的危機將會很快結束,對解決廣大中低收入階層居住問題和穩定北京房價起著重要作用的北京二手房市場將重新恢復生機。
從最近新華社發表的文章來看,加強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將是下半年的基調。但是,為房地產行業降溫和控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主要應從改變一手房供應結構、增加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供應量入手,而不應該抑制二手房市場的發展。相反,由于改變一手房供應結構、增加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供應量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才能見效,短期內能夠穩定房價和解決百姓居住問題的有效手段恰恰是大力發展北京二手房市場,增加房源的供應量,增加市場的交易量。
北京今年實現年初預計的6-7萬套的二手房成交量應該沒有問題。今年1到5月份,北京二手房的交易量將近3萬套。雖然,五六月份受“兩稅”的影響,二手房交易量急劇下降,但是,隨著形式的轉好,北京的二手房交易量將迅速回升并持續增長。
到第四季度市場才能被徹底點燃
市場重新被激活應該至少在二三個月之后,甚至應該在今年的第四季度才能被徹底點燃。今年上半年,北京房地產市場頻繁出臺了系列宏觀措施,但是市場的消化需要一定的過程,這取決于政策本身的滯后效應。
當某一項政策出臺之后,市場首先的反應就是采取觀望的態度,出現觀望的原因有兩個:第一,通過時間的推移,政策將會更加明朗化,因為不是所有出臺的政策都能符合房產市場的良性發展需要,雖然政策出臺的初衷必然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市場。而且,當預期與實際發生偏離時,政策還可能會出現調整;第二,政策對房產市場的影響在短期內很難反映出來,因此研判一個市場的走勢必需經過數月的“冷靜”,否則將增加個人進行房產投資的政策風險。
雖然今年上半年出臺的各項宏觀措施當中,差不多已經涉及到了房地產市場的各個環節,但是下半年北京房地產市場仍將面臨新調控政策的出臺。第一就是房貸利率可能再次上調。如果在上半年采取的措施當中依舊不能使得房產價格出現平穩回落,必將會通過利率杠桿來進一步抑制房產的引致(投資)需求,緩和房產供求矛盾,促進房價穩定;第二,稅收有可能進行其他品種的征收。
最關心三個問題
對下半年的北京二手房市場,我們最關心下面三個問題:二手房房源的供應量是否能增加。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場的供需比例為1:6,房源的供需失衡;第二,經紀公司是否能夠誠信經營。目前的二手房交易過程中,程序復雜、手續繁瑣,而且涉及評估、金融、產權、物業等許多專業領域;第三,對二手房市場的保障政策是否能到位。一方面是政策能否有效控制投機炒房行為;另外,相關政策能否對二手房進行有效扶持、監管,從而保障二手房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而不是“打擊一大片”。
在上半年的調控中,“受傷最深”的是已購公房和經濟適用房,主要是因為:已購公房自從1999年允許上市交易后,相關的配套政策沒有及時跟上,導致上市供應量有限,原本就“底子薄”,經不起“風吹雨打”;至于經濟適用房,“5年以內”的經濟適用房不允許上市交易的政策已經為其上市再交易增加了一道門檻。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已購公房在下半年的交易中依然能保持領先地位。據了解,下半年政府將會出臺已購公房上市的相關配套政策和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已購公房上市流通。至于經濟適用房方面,目前還沒有更多的利好消息,所以難以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