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的北京樓市,注定難以平靜。二手房營業稅優惠政策的取消,一方面打擊了短期樓市投機,另一方面增加了市場占比約32%的2-5年次新房的銷售成本,可能引發賣方惜售,買方觀望,造成二手房市場量降價升。
交易成本驟增 抑制投機
12月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免征時限由2年恢復到5年,其他住房消費政策繼續實施。當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我國將完善住房消費和調控政策,增加中低價位和限價商品房供應,抑制投機性購房。
該政策意味著,一套原價50萬元,現價100萬元的普通五年內次新房,轉讓環節的成本將增加2.75萬-5.5萬元。按照新政策,5年以內次新房均按全額繳納營業稅100×5.5%=5.5萬元。而按照原優惠政策,房產證2-5年內,享受營業稅減免;房產證兩年以內,享受差額征收優惠,繳納營業稅(100-50)×5.5%=2.75萬元。
鏈家地產研究部認為,政府的出發點是抑制投機,穩定市場。短期內,營業稅優惠政策取消可能導致二手房集中成交,進一步加劇年底成交量激增。長期觀察,對未來二手房市場成交格局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一方面表現為再次助推12月二手房成交到達高峰;另一方面表現在明年部分需求將轉移到五年以上商品房,發生消費結構變化。
供給減少恐加劇供求矛盾
北京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公司副總經理胡景暉表示:首先,市場中純炒房的人群約占15%,政策對這些短期投機者的打擊最嚴重。其次,5年內次新房,由于優惠政策取消,會直接增加交易成本,引發兩種可能。一為房主惜售,房源供給緊張,進而導致二手房市場價格上漲。另一種可能是房主將增加的交易成本轉嫁給購房者,造成房價上升,交易量下降。雖然可能有部分購買需求轉向五年以上二手房,但由于存量有限,大規模的消費轉移同樣會造成五年以上二手房供應量下降,房價上升。
三星經濟研究院宏觀組首席研究員馬茲輝同樣對可能造成的供求矛盾加劇表示擔憂。他認為,新房供應量短期難以上升,而政策影響下二手房成交量下降,會使房源供給進一步緊張。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贊同該政策對短線投機炒房的抑制作用,但是她對供求惡化觀點發表了相反看法。郭毅認為,取消優惠政策在減少供給的同時,同樣也減少了投資需求,供需矛盾反而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