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價格不穩定!國家頻頻出臺各種優惠政策!但是觀望期我們老百姓到底該不該買房呢!
連續的降息使貸款購房成本下降,加上房產新政的出臺,使得很多租房一族心里又一次起了波瀾:一方面,是一個溫暖的家的誘惑;可另一方面,一套商品房的價格對很多人來說,仍然是個沉重的包袱。買房還是租房,這個嚴肅的話題又一次擺在了許多人的面前。
“買房和租房到底哪個更劃算,其實跟每個人的投資情況有關,每個人在決定買房之前,最好先算算你的租金回報率和理財回報率。”理財專家這樣建議。他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一個人看中一套房子,價值50萬元,如果他買入的話,每年可以省下兩萬元的房租,25年之后,他相當于多了50萬元的收入,這是他的租金回報。但如果他不買房而拿50萬去投資,每年的收益大于2萬元,這樣就比買房劃算,而且這2萬元可以繼續投資,產生更多的收益。當然如果這個人不善投資,理財回報率遠低于租金回報率,則還是買房劃算。“如今,房屋的租金回報率相對較低,買房還是租房劃算,全看你是否有基本的理財技巧,是否能夠超過相應的租金回報率了。”
理財專家同時指出,有三類人更適合租房。第一類是工作流動性較大的人群。這類人一旦工作地點發生變動,房屋卻不能“背著走”,容易出現單位與住所距離較遠的情況,隨之而來的交通等費用也會增加,所以適宜租房,這樣來去比較自由,也不會讓房產成為羈絆。
第二類是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這批人沒有積蓄,收入一般也不高,每個月的收入除去各種開銷所剩無幾,如果以父母提供首付的形式買房,每個月的月供勢必會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所以還是以租房為佳。
第三類是工作穩定性差,收入不穩定的人。這類人如果不結合實際考慮經濟條件,一味盲目貸款買房,不僅會出現難以還貸的情況,還有可能因無法還貸而最終使房產被銀行沒收。
理財專家最后總結說,不管最后是決定買房還是租房,都應該跟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和理財計劃相結合,要讓房子變成一個溫馨的所在而不是煩惱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