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群租,把毛坯房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的房間,再簡單裝飾裝潢一下,然后以便宜價格把房子出租給很多人的現象。
本期抽查樣本:天通苑
近日,天通苑的社區網站上,一篇名為《天通苑業主向群租說不》的帖子引起眾多業主的關注。網友tiger在帖子中,就小區內不少大戶型的3居室被隔成八九個房間,同時租給十多個人的現象提出倡議,希望大家聯合起來,抵制“群租”。誕生于“供需兩旺”環境下的群租,無疑引發了業主對新同居時代的擔憂。
現狀:門禁“不禁”成擺設
每到深夜,家住天通苑西三區的李先生總是惦記著樓下的門禁關好沒有。
李先生剛搬入新居時,樓前的門禁一度讓他心里挺踏實。可惜,不久之后,樓里陸續搬來群租客,“門禁就不禁了。”李先生說,一天深夜,他外出歸來,發現一塊小石頭卡在門禁上,看著關閉的鐵門,一拉就能打開。此后,這樣的情況多次出現,鄰居們也說,夜歸時常常看見門禁大開。
李先生和鄰居們經過了解,發現群租客由于人數較多,并不是人手一把門禁鑰匙,為圖省事,他們就想了這個讓“門禁不禁”的辦法。現在,李先生睡前一定要檢查自家的防盜門鎖好沒有,有時候還特意下樓去把門禁關上。由于群租客作息時間不同、素質參差不齊,樓道里經常亂哄哄的,環境也大不如前。
在《天通苑業主向群租說不》的帖子中,發帖人tiger提到,群租造成公共資源分配不均、防火隱患集聚等危害。此帖成為討論焦點,也遭到不少群租客的抗議。目前,已有20余名業主贊同tiger號召,但也有業主表示,群租者大多收入較低,群租也是無奈之舉。
走訪:大三居被隔成10間
天通苑西三區的居民稱,群租在天通苑較為普遍,其中城鐵沿線的西三區、北區更為密集。群租房大多是160平米以上的大戶型毛坯房,再用木板隔成。一套三居室加上陽臺,最多可以隔10間,主次臥一般原狀保留。有的房間沒有窗戶,只能放下一張床,被租客戲稱為“鴿子籠”。
記者以租客身份來到西三區6號樓一群租房。這是一套總面積約160平方米的三居毛坯房,二房東租下后,將入口處的次臥和陽臺用木板分別格成兩間,面積約8平方米。除了主臥有獨立衛生間外,其余5間房的租戶只能共用一個衛生間。租客們在家時都關著房門,房內光線昏暗,空氣流通也很差。走廊里掛滿了晾曬的衣物,一些閑置的物品堆到了門外,使得并不寬敞的樓道更加狹窄。
記者還走訪了其他小區,地鐵沿線、公交密集的交通便利地段是群租密集區。位于城鄉接合部,有大量大戶型房源,又靠近城鐵的小區最受群租客青睞。
探因:要價廉不顧物美
和大多數“北漂”一樣,小鄭大學畢業后,就加入了群居族。沒錢、沒熟人,每天跑人才市場,“有張床躺著就已經很滿足了。”小鄭說,最初租的單間不到10平方米,只有床和桌子,“沒窗子,又暗又悶,十來個人用一個廁所。”更要命的是,租客們無意中發現,其中一男租客可能有精神問題,會在深夜敲其他人的房門。不久后,小鄭找到工作就搬家了,“經濟允許的話,誰都愿意住好一點,很多時候也是沒辦法”。
此外,外來務工人員也占了很大比例。他們大多從事導購、餐飲等服務行業,工作地點在城區中心,每天搭乘城鐵往返。收入不高,是他們選擇群租最直接的原因。此外,找不到熟人合租也是群租者選擇分租單間的原因之一。
據天通苑西三區中介鏈家地產的郭女士透露,小區內的群租房約占全部出租房的25%。除了個別房屋業主出租時已經隔成多個單間外,其余都是由承租的二房東及一些尚未取消全程業務的中介公司來操作。在天通苑小區,一套普通三居整租的價格在3000元左右,隔成多間分租后,租金至少能多出700元。加上中介費是按成交次數來收取,因此,較之整租,承接群租業務也能提升中介人員的業績。供需兩旺的大環境下,群租日漸紅火起來。
■各方說法
物業:暫無處理辦法
順天通物業公司唐主任說,天通苑小區內中苑和其他區的高層大戶型都是商品房,這是群租密集的直接誘因。群租客的增多,加重了小區公共設施、設備的損耗,比如電梯是按居民樓容量設置的,但群租客增多后,勢必造成電梯使用頻率增加,從而導致損耗增大。同時,群租還容易引起水電的超負荷使用。由于目前沒有相關法律制約,并沒有很好的處理辦法。
居委會:目前只能勸說
居委會:天通苑北二區居委會主任韓樹森說,每天,居委會都能接到不少這方面的投訴。按要求,業主出租房屋時,應該到居委會來登記,可是大多數情況下,業主的自覺意識不夠,居委會出面跟租客溝通困難較大,目前只能采取勸說的方式。
消防:火情幾率增大
消防:消防部門一位監督人員稱,現在的居民樓預設的容量都在每戶3-5人,但群租房通常容納十人左右。這樣就增加了可燃物的數量,包括隔間使用的木板,同時多人用電、用火也會使電路排線增多,增加火情發生的幾率。此外,群租客的增多使居民數大大超過單元容量,萬一發生火災,防火通道根本無法滿足高密度的人群疏散。
派出所:尚無依據治理
派出所:社區民警馬警官說,由于群租人員之間不熟悉,很容易引發治安事件。比如,洗澡、用電等都可能產生矛盾。其次,群租客為了省事,往往只關自己的房門,忽略了入戶的大門和單元的門禁,給小偷入室盜竊制造了機會。由于沒有針對群租的相關法律依據,社區民警只能多入戶進行檢查和宣傳,以此防止治安事件的發生。
律師:應由業委會制約
律師:秦兵律師稱,我國的法律法規對群租還沒有明確的限制,業主想通過訴訟來取締群租基本上不可能。他建議,在群租現象嚴重的小區,業主要積極成立業委會,通過業主大會制定相關規章,來制約業主的行為,從而改善小區里的群租狀況。
至于租客們去向何處,秦兵律師認為,應由政府牽頭,劃定區域建設租金較便宜的廉租村,為外來務工者和經濟能力較弱的大學畢業生提供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