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譜兒的“信息費”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董穎女士最近遇上了一樁窩心事。前不久,董女士一位南方朋友打來電話,說要來北京發展,請求幫忙租套房子。于是董女士來到北京西站附近大廈六樓一家房屋中介所。 聽完董女士的要求,房介所工作人員當即表示手頭正有一套房子,戶
沒譜兒的“信息費”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董穎女士最近遇上了一樁窩心事。前不久,董女士一位南方朋友打來電話,說要來北京發展,請求幫忙租套房子。于是董女士來到北京西站附近大廈六樓一家房屋中介所。
聽完董女士的要求,房介所工作人員當即表示手頭正有一套房子,戶型、設施、地段、價位都合適,只要繳過“看房押金”,兩天就可看房、入住。事情如此順利,董女士滿心欣喜,當即按房介所的要求繳了1000元錢。工作人員解釋:“押金”是為了防止房客和房東見面后“撇開”中介所。成交后,將扣除中介費退還。當晚,董女士與朋友聯系,說房子基本安排好了。朋友當即從南方飛到了北京。
第二天,董女士和遠道而來的朋友一起來到中介所,要求看房。公司當即安排,但路上工作人員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隨后一臉惋惜,稱房東老母突然生病,看房只有拖到次日。無奈,董女士安排朋友在賓館住下。
隨后的一周里,董女士和朋友每天都去中介所要求看房,但總被種種理由推脫,于是他們要求退還費用。但中介所說房子遲早能找到,決不退費。爭執中間,中介所逐步顯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對董女士的要求不理不睬,甚至采用流氓手段恫嚇。由于董女士實在沒有閑工夫和這伙人展開“拉鋸戰”,只好自認倒霉,結果讓這家黑中介白白占了便宜。
賊喊捉賊的“中介勿擾”
“都說房屋中介專騙那些急于找房的求租人,沒想到連我這個出租房屋的都給騙了!”陳先生怎么也想不明白,為出租一套兩居室,自己向某報分類信息中一個注明“免中介,大學畢業”的求租人打了個電話,可一天以后,陳先生一家就陷入了一場噩夢———每天有近百個求租電話不分晝夜地打到家里和他的手機上,全家人一聽到電話聲就發怵。
記者在一家知名的房屋租賃網站的北京站點上特意挑選了10個明確標明“中介勿擾”、“中介免談”字樣的個人房源信息,一一致電咨詢,沒想到10個房源的主人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房東,均是房屋中介機構,而且基本上都是以收取看房費或信息費為主,看房費為200至1000元不等。
一位自稱干過一年房屋中介的先生告訴記者,所謂的求租人其實就是一個房屋中介,他們打出“免中介”求租的幌子,讓人覺得刊登廣告的人只是一個普通的求租者,可等房屋出租者打來電話時,他們卻對出租人進行詳細的“盤問”,將出租人姓名、房址、房屋大小、電話等記錄下來,隨后這些信息便成了中介的房源被有償提供給求租人,至于求租人和出租人是否聯系、是否成交都與他們無關了。一般每天都會有十幾個找上門要看房的,春節或是九十月份高峰期的時候,經常都要趕場似地帶著租房者去看房。
一套房榨取三份利潤
記者走訪后還發現,一些證照齊全的房屋租賃公司,盡管不收取“看房費”,但也有自己“獨特”的經營之道。
在藍島附近某賓館內一家房屋銀行的辦公室里,李女士提出要出租一套方莊的兩居室。在工作人員檢查李女士房屋產權證等相關證件時,李女士也對該公司的營業執照、房地產中介資質證書進行了檢查,“一切都很正規,甚至連一般中介公司少有的經紀人資格證都不缺?!?page$
可讓李女士始料不及的是背后的“貓膩”。一套剛剛裝修完的60平方米住宅(兩室一廳一廚一衛),在家具、電器齊全并且基本全新的情況下,出租的價格從1800元被“砍”到了1300元,并且合同中約定,房屋銀行每13個月支付李女士12個月的租金。也就是說,李女士每年要向房屋銀行交納一個月的中介費(1300元)。以后,李女士又得知該房屋銀行在代理出租的過程中,將租金提高到了每個月1600元,并且也向租房者收取了一個月(1600元)的中介代理費。兩個月的手續費和每個月300元的中間差價一共三份利潤,房屋銀行就這樣在欺左瞞右中將這三份利潤心安理得地劃入了自己的賬戶。
記者從北京市房屋管理單位了解到,這種吃差價的行為是管理單位明令禁止的。按照規定,房屋中介機構在此項服務過程中,只能收取一方的中介管理費,并且是每年不超過一個月的租金額度。
黑房介泛濫為哪般
在法規逐漸健全,市場逐漸規范的今天,黑房介緣何仍如此泛濫、囂張?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在北京市工商局注冊領取營業執照的房屋中介公司有1184家;而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門的數字顯示,到目前為止,獲取房屋中介資質認證的是800多家。北京市房屋租賃市場上,僅住宅租賃面積就在1000萬平方米以上。如此大的蛋糕自然吸引了眾多的“食客”,而渾水摸魚之中的黑房介特別“具有優勢”。
北京市消協龍主任總結出“黑中介”的幾大特點:游說時天花亂墜,租房者的條件都能滿足;門臉小,兩三個人幾部電話,以便“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說是先交看房訂金,不滿意可退款,其實掙的就是這份訂金,手中并無房源。消協提醒找房者:砍房價不要貪便宜;找房時多咨詢;辦手續、交費后保留憑證;有問題及時投訴;簽合同時帶律師或懂法的人;尋找正規中介。正由于低投入、高回報、低風險,再加上我國中介市場自身的不成熟、不規范,自然有一些利欲熏心者渾水摸魚,坑蒙拐騙。
潮陽律師事務所主任楊曉虹律師認為,在房屋租賃過程中,越是“急于求成”的房主和房客越容易上當受騙。楊曉虹提醒租房者,一是要選擇合法的、信譽度高的房屋中介公司,并認真、仔細地查看是否具備“兩證”;二是對房主要核實其房屋證、身份證、戶口簿以及“房屋出租許可證”、“住房出租安全許可證”。如果沒有后“兩證”,房屋的出租就屬于違法行為,所簽的租房中介合同應為無效;三是簽訂租房中介合同時要謹慎,對中介不成、退還收費和押金要有明確規定,不要急于交款成交;四是票據應注明是“押金”,而不是“信息費”,并應妥善保管合同單和票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