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外來務工人員馬某來到石河子開發區司法所,稱其在轄區租住期間,因房主私自轉租房屋導致其行李遺失,在與房主協商賠償事宜時發生了糾紛,要求司法所出面調解。
據了解,馬某和妻子李某是內地來疆務工人員,從今年6月4日開始租住轄區居民劉某的平房,雙方口頭約定租期6個月,租金每月300元人民幣,馬某于承租當日向劉某支付了前三個月的租金。8月8日,馬某告知劉某:自己和妻子準備去沙灣縣撿棉花,外出時間大概一個月,自己回來后將及時補交水電費及后續三個月的租金。11月4日馬某和妻子回到出租屋后發現,該房屋劉某已轉租與他人,自己存放在該房屋的被褥及衣物已遺失,遂要求劉某給予賠償,劉某拒絕并要求馬某支付9月份的租金。
了解到情況后,工作人員及時與劉某取得了聯系,劉某卻稱自己轉租房屋的原因在于,馬某未在約定的時間返回,且馬某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無法取得聯系,無奈自己才于10月11日將房屋轉租于了他人,并將馬某的行李打包存放在了地下室,認為自己盡到了必要的保管義務,現在行李不見了和自己沒關系。
考慮到當事人情緒均較激動,工作人員分頭做雙方思想工作,主要向劉某講明: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在原租賃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其再次轉租的行為已構成了合同違約,造成承租方財物的遺失應當予以賠償;并向馬某指出:其外出務工不能及時返回,但未及時向劉某說明情況,也存在一定的過錯,要求其主張索賠應在合理的范圍內。當日下午,在調解人員主持下,經過核實衣物的數量、估算具體的價值,馬某向劉某支付9月份的房屋租金后拿到了680 元的財產損害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