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價日益上漲的南京城,如何緩解介于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間的“夾心層”所面臨的巨大購房壓力,南京市政協委員陳琳、費佳偉認為,要加大廉租房和經適房的供給,同時呼吁為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建廉租房!
建廉租房滿足“夾心層”
“80后有強烈的購房愿望,但是在資金方面的困難確實比較大。”陳琳委員說,面臨住房困難的是家境一般、工作單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保守說,他們的個人年收入在3萬至5萬,根本沒有能力購房。但是,他們要結婚成家需要住房,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他們也想購買經濟適用房,但不夠條件無法申請。而購買商品房價格太高。
“建設廉租房”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過渡。而在購房這一問題上,新近畢業的大學生,還有一些從外地遷移到這個城市工作的群體被稱為“夾心層”。不夠條件享受廉租房,買不起經適房或不夠條件買經適房,也買不起商品房。為此,委員們建議,將大學生納入廉租房人群,政府出資建造或收購一部分經濟適用住房,以略低于市場價購買或部分租賃的方式,解決暫時沒有能力購買經濟適用房的“夾心層”的住房困難。
15萬元難買45平米經適房
陳琳委員說,目前南京市的保障性住房有三種類型,最低收入家庭可租賃由政府或單位提供的廉租房;低收入家庭可購買經濟適用住房;中低收入者可購買中低價普通商品房。
目前,香港通過公營房屋(簡稱“公屋”)已經解決了30%以上人口,約200萬人的居住問題,而南京市每年提供的廉租房僅有1000余套,投入還遠遠不夠。不僅是廉租房,即使是經濟適用房,對于低收入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甚至傾其所有,使其生活長期處于極其窘迫狀況。而目前,南京市拆遷困難戶申購經濟適用房的保障線是15萬元以內,由于房屋單價不斷提高,按15萬元要求補償已不符合實際,而經濟適用房認購單價計算每平方米已超過3500元。15萬元已不能購買45平方米住房。因此要適時出臺相關政策,調整拆遷困難戶的拆遷購房條件,合理規劃設計不同套型面積的比例,切實降低房屋總價,減輕群眾購房壓力。
經適房空置也要收回
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讓越來越多的人望房興嘆。因此,政協委員費佳偉認為,對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管理的同時還要提高其使用效率。首先,禁止個人出售經濟適用房,使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之間的差價無法得以實現。如果經濟適用房房主經濟條件提高需要改善住房而購買商品房時,由政府按現時的經濟適用房價格回購后,再重新納入經濟適用房申請范疇,這樣就能促使經濟適用房的周轉,提高經濟適用房的使用效率。
為鼓勵房主退出經濟適用房,政府也可以在其購買商品房時給予稅收上的減免;對于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實行“陽光工程”。將所有享受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房主的信息資料,永久公示于市、區房地產相關網站,供廣大市民長期監督。政府部門應經常不定期檢查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實際居住情況,對空置或轉租的一律收回重新分配。王娟 楊娟 王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