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角度上來說,所謂投資房地產,指的是投資土地。因為從長遠來看,只有土地才會隨著通脹率而升值。然而在目前中國,個人是不能擁有土地的,即使買了房子,最多也只是擁有70年的住房使用權而已。一旦失去了對土地的擁有,房子本身就只是一堆水泥、鋼筋之類的建筑材料而已,就像購買汽車,鑰匙一到手立刻折舊。所以,對中國人來說,不管你買房子也好,租房也好,區別只是租用的長短而已,都不是真正擁有。
租房其實也瀟灑
97年我第一次回國探親,感受到國內最大的變化是老百姓可以擁有自己的住房了。原先上海普通商品房的價格,大約30到50萬就能買一套,去年回國時,相同地段的房價火箭般地上升了5到10倍,已超越了芝加哥、多倫多的平均房價。最近看到一則國內新聞,說是國內的房價令普通工薪階層望塵莫及,上海有個小年青為了買房,非但要父母拿出所有存款,還逼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掏空所有的養老儲蓄,說不買房子就不能結婚,不結婚的話,就要斷子絕孫。
眾所周知,紐約曼哈頓是全球最富有的城市。不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曼哈頓有高達90%以上的居民都租房而住。電視劇“Friends”(老友記)里那六個年輕人公寓分租,就是最典型的曼哈頓人的居住方式。曼哈頓的房價高得令人震撼,一套百萬美元以上的公寓稀松平常,而租金和收入相比卻不貴。我曾在曼哈頓生活多年,一直租公寓居住,最后的五、六年每年租金3萬美元左右。國內好些親友大惑不解,時常問我為何不買房,每年3萬租金不是“白扔了”嗎?我告訴他們,曼哈頓的地產稅是房價的2%到3%,如果買下我所租的公寓(至少100萬美金),每年支付地產稅、公寓管理費再加上水電費甚至要超過三萬美金,根本得不償失,這也就是為何90%以上的曼哈頓人情愿一輩子租房住。
其實,現在上海的情況和曼哈頓類似。我的一個上海朋友,是好幾個新開發小區的總設計師。他就一直租屋而居,許多開發商要便宜賣房子給他,全被他婉言謝絕。這是為何?他說,第一,開發商打折賣給他的房子也至少三、五百萬,而租相同的房子,每月租金只不過幾千至萬來元。如果將幾百萬存入銀行,一年利息收入付房租足夠有余,還可負擔一家生活費;第二,他知道現在新房的設計壽命一般定在30到50年,也就是說,50年后房子就將變成一堆廢墟。花個三百萬,住50年,每年合著也要6萬塊,也超過租金了。
目前,國內的房價高居不下,老百姓望房興嘆。不降價是一輩子都買不起,但即使價格降一半,普通工薪階層還是買不起,同時還傷害高價買入者的利益。在曼哈頓,我好些百萬年薪的華爾街銀行家同事,也都租房而住,只有錢多得發霉的人,才會在曼哈頓買房。國內其實也一樣,人家房地產商不是說了嗎,他造的房子就是賣給富人的。
前面那個年輕人生怕沒有房子就沒有娘子,其實這種擔憂大可不必,退一步就海闊天空了:租房生活一樣能過得瀟灑自如。造物主在造人時,男女是平衡的,請放心,有大男就有剩女,一個蘿卜一個坑,一個瓶子一個蓋,決不會娶不到娘子的。我那位設計師朋友沒有自擁房,不是照樣娶妻生子,孩子都會叫爸爸了。
專家:陳思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