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今年這股房地產市場多年不遇的寒流,無論是開發商還是各地政府都在絞盡腦汁刺激市場、恢復信心。在各地頻頻出臺的救市組合中,住房公積金政策的調整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近日上海、溫州、北京三地傳
面對今年這股房地產市場多年不遇的寒流,無論是開發商還是各地政府都在絞盡腦汁刺激市場、恢復信心。在各地頻頻出臺的救市組合中,住房公積金政策的調整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近日上海、溫州、北京三地傳來的住房公積金新動向,在貸款額度、支取方式、繳存時間等方面都有大手筆的變動。
住房公積金貸款門檻,越來越低
上海在上個月出臺了14條救市政策,其中對住房公積金政策做了較大調整。隨后,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在10月30日正式發布通知:自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對第一次購買自住住房,且有兩個人及以上參與貸款的借款家庭,每戶家庭最高貸款限額為60萬元;若有補充住房公積金的,每戶家庭最高貸款限額為80萬元;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
10月下旬,在溫州市住房公積金擴面經驗交流會上,為了鼓勵非公企業建立公積金制度,該市許多縣(市、區)降低了公積金繳存比例的門檻。據悉,隨著溫州市公積金制度擴面工作的加速,將會有越來越多包括新溫州人在內的非公企業職工,通過這一住房保障制度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其中一些新規已在醞釀中,包括連續一年每個月繳納100多元后,就能申請最高額度為50萬元的公積金住房貸款;如果不買房子,則可以每半年提取一次用于租房。
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則在11月5日下發通知:北京市民申請公積金貸款,貸款最高額度由以往的60萬元上調至80萬元;取消每年支取一次的硬性要求,并盡快達到按月支取;同時,今后對購買政策性住房的市民,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時可以不受住房公積金繳存時間的限制,即繳存一個月也能申請公積金貸款。
從三地的公積金調整方向來看,住房公積金的放貸門檻越來越低。
降低門檻,著眼于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
其實降低住房公積金的放貸門檻,早在建設部的考慮之中。
在今年3月17日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發布的“2007年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及使用情況”報告中表明,目前全國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有4107億元,扣除風險管理基金等撥備資金后,仍有2186億元資金沉淀賬戶,成為“睡眠資金”。沉淀資金占公積金總額比例達到了22.76%,盡管這一數據已經比去年下降了近2個百分點,但仍遠低于國外同性質基金的使用率。
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數據表明,截止到2007年末,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數為7187.91萬人,比上年增長了3.77%。但是相比全國幾億人的在崗職工人數來說,住房公積金覆蓋范圍仍然偏小。事實上,依據國家審計署2006年對住房公積金的審計結果,2005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有44.9%發放給了繳納額排在前20%的人群。這一狀況在隨后兩年內幾乎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