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登記系統尚未全國聯網 借款人提交信息難辨真偽 ——— 據《北京日報》報道,作為“新國十條”的配套政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日前聯合發文規范二套房認定標準,對個人申請商業性住房貸款的二套房認定遵循“以家庭為單位,認房又認貸”原則。但記者了解到,由于...
“認房又認貸”的二套房貸認定標準剛剛出臺,就有人開始散播所謂“可靈活操作”的流言。其實,自年初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以來,各種給政策“打折”的聲音就此起彼伏,這次“打折”只是延續了“傳統”。 今年“兩會”過后,為了進一步落實宏觀調控特別是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
上周五,住建部、央行和銀監會發出通知,就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第二套住房的認定標準進行了明確的規范。在二套房的認定上,實行以家庭為單位,以“認房”為主,同時又輔之“認貸”。消息并不意外,但市場的反應還是非常迅速,一是今天開盤的股市受挫,大幅度低開50多點,說明政策對股市的影響繼續發酵,投資者利益再次受損。二是有觀點認為樓市拐點即將到來,房價下跌不可避免。
今天早上本報還有...
出人意料地,由三部委制定的二套房認定標準并未“照顧”改善性需求。 6月4日,住建部、央行、銀監會聯合發文,規定二套房認定“既認房又認貸”。盡管一線城市成交量大幅下跌,近期的調控政策仍沒有出現松動跡象。 來自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6月第一周 (5月31日~6月6日),北京僅成交商品住宅595套,自4月30日北京出臺“京版國十條”以...
上周末,住建部等三部委發布二套住房認定政策,樓市調控的一大懸疑終于揭曉,“認房又認貸”也成為二套房貸政策出臺后最嚴厲的認定標準。 但對于政策落地之后的市場走向,多個房地產業內人士仍然認為“前景不明”,而地方的執行力度將對新規的效力產生很大影響。 新政影響尚難判斷 根據新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數,應依據...
蘇州市民吳先生2004年貸款在昆山買了一套房,貸款了20個月以后,由于開發商延期交房,吳先生把房子退了。今年吳先生準備再次買房,可銀行憑吳先生20個月的貸款記錄一口認定他現在屬于二套購房行為。隨著貸款新政的出臺:“二套房”認定不僅要以家庭為單位,同時要執行“既認房又認貸”的嚴厲政策。部分炒房族被有效抑制的同時,更有不少市民表示擔心會...
6月4日,住建部、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第二套住房認定標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讓不少在原地徘徊等待政策決定行動的購房者內心清晰不少,但對他們來說,“通知”的下發似乎是“東邊日出西邊雨”。 政策并非完美無缺 “通知”規定:借款人需出具家庭住房登記記錄書面查詢結果,如因當地暫不具備查詢條...
近日,住建部、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出通知,明確對于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第二套住房的認定執行“認房又認貸”的標準,部分銀行已經開始比照規定執行。這意味著炒房的投機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遏制,地產調控的各項措施正在被不斷細化和落實。不過,由于我國的房屋登記體制尚不完善、信息聯網程度有限,二套房的核查在執行時仍有不少漏洞可鉆,這些“硬傷”都還需要逐步解決。
此次二套房的認定標準要求...
二套房貸的認定標準嚴厲之處主要體現為三點。第一,以家庭為單位。第一條便是“應依據擬購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成員名下實際擁有的成套住房數量進行認定。”按人,還是按家庭,二者松緊度甚為懸殊。遙想2007年9月“二套房貸”政策第一次出臺后,在這一點上,商業銀行做法不一,業界爭論不休,迫不得已,三個月后央行和銀監會又出了一個...
2010年6月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出通知,對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第二套住房認定標準進行了規范。通知規定,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數,應依據擬購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成員名下實際擁有的成套住房數量進行認定。 通知還規定,借款人其家庭已登記有一套(及以上)成套住房...